2008年11月18日 星期二

消費券:請給我現金 並容許我存起來

I'm not ready to give up on thrift just yet, because I suspect Americans are finally ready to embrace thrift today for a better tomorrow. If we do, and even if that causes a temporary hit to economic growth, I'm certain that we will be happier, saner, calmer, and ultimately much better off.

(全文:A Return to Thrift,Fortune)


我很喜歡Fortune雜誌的原因之一是,雖然它是一本美國雜誌,但有些議題卻像是在針對「我」這個台灣讀者在寫的。

比如九月份有一篇名叫「A Return the Thrift」,基本上的意思就是如下面這張插圖:錢進了錢包,最好就不要再支出了。




換言之,在這個金融風暴的年代,大家要多「節省」一點,多「盪僧」(台語發音,意為 thrift)一點。為何呢?因為這次金融風暴,不就是「債務」釀出來的問題嗎?Fortune的文章基本上認為,前幾年屋價節節上揚,大家都心理上都有致富的感覺,因此消費也特別阿殺力。

問題是前幾年實質薪資也沒什麼增長,那麼大家生活水準卻還能過得相當不錯,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是很多東西都用信用卡去消費了,因此經濟看起來還是相當不錯(如下圖,這是出自另一篇文章:The Next Credit Crunch)。



也因此當整個市場爆掉後,金融危機就出現了。現在屋價下跌,賣了說不定也不賺;銀行也開始限縮信用卡額度,根本不可能再擴增債務去支撐現有的生活水準,人民消費力自然會減弱。

唯一度過這波危機的最好方式就是多省一點,每月帳戶應該要有結餘,不要過渡消費,並趕快把負債打銷。

我超喜歡這兩張圖片的含意,讓我瞭解到台灣也差不多面臨同樣的狀況,也因此我愛死了 Fortune 雜誌。

馬英九政府宣布採用消費券,目前最新消息是每人3600元。劉兆玄的經濟理論是希望藉此刺激大眾消費,讓台灣度過這波經濟風暴。

我很希望劉兆玄是對的,但我也有點懷疑,畢竟前幾年的經濟榮景的確就是市井小民利用借來的錢去消費所堆積出來的(比如房貸利率低,借錢方便,造成房市榮景,房價一路飆高),但後來都泡沫化了。現在換成政府舉債送給人民花,嗯,情況會如何呢?若人民普遍覺得經濟前景不佳,他拿到3600消費券雖然花了,但很可能自己口袋的3600就省起來了,一來一回不等於沒有刺激到消費?(這得有勞多一點經濟學家來指導了)

但不管劉兆玄發多少,我希望他發現金,否則我也會想辦法把消費券換成現金(我相信屆時應該有這黑市服務),然後存起來,就照Fortune說的。

延伸閱讀:

聯合踹人天地鏡站:消費券--我想是沒用的 (MJ評:有寫到重點,厲害)


Taoyuan Nights:Let’s hand out free money, and other stupid ideas.

(MJ評:這位英國人前年來台就開始「看衰」台灣經濟,但舉的觀察例子卻又蠻有趣的,比如他一直覺得台灣房價超高,遲早要出問題。事後證諸發展果然「衰」下來了。現在他又來評論這次的發放消費券事件。)

1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There is NO WAY that 劉兆玄 can be correct. I am living in USA and I can tell you that it would be tough for years to come.